這塊不為人知的熱土,保存著全國布依族最多的繡娘和織女,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幾十上百個繡娘和織女。在苗寨瑤家,也是如此!msb貴州163_163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_163貴州事業(yè)單位考試信息網_貴州163網
這就是綠色秀美的望謨。走進望謨,就是走進布依族文化之源!
光陰繡娘、歲月織女
在望謨,處處可見光陰繡娘和歲月織女!
望謨繡娘和織女繡出來的不僅僅是服飾、藝術,更是光陰!那一針一線,繡的是布依人、苗家、瑤人過往的經歷種種,絲絲入扣,是望謨人的恬淡生活。
望謨人踏實地過好自己的小日子,守著紡車繡布讓針線如流水淌過手上,是光陰一次次回眸!
苗家蠟染、瑤家織布、布依刺繡以及根雕、木藝、王母香品、竹篾、面塑、泥塑、剪紙——來望謨的閑暇時光隨便找一個村寨停下腳步,一邊聽著輕快的民族古歌,一邊搜尋民間藝人為你呈現的記憶碎片,夢幻般的錦繡民風帶來如初吻般的回憶,才是你夢寐以求的……
每個人生活的細微處都會“珍藏”或多或少的缺口,來到望謨,面對多姿多彩的民族工藝和技藝,你能做的是靜靜地看著繡針,和繡娘織女們面對生活的勇氣,好像在縫補你心靈的創(chuàng)傷和不易,不緊不慢地在你心里“繡”出一朵盛開的花!
十指不斷、手藝不止
望謨的民族手工藝人,用匠心傳承民族的血脈!是民族村落最后的守候!他們以及他們的作品,必定鐫刻在民族文化的無字碑上……
望謨的民族手工藝人,將平民的光芒發(fā)揮到極致!他們執(zhí)著地堅持祖祖輩輩傳承的技藝。在望謨村村寨寨,在街邊有拉線糖的大媽,在房前有織網編竹的老伯,在門口有蒸剪粉的大姐,還有樹下捏泥的姨娘……
望謨把那些已經遠去的記憶又拉近了,民族文化在紅水河的歲月流淌中被打撈起來!
簸箕、篩子、提籃、席子、挎籃、谷簍——篾匠的手指頭和指甲都變了形,而就是這么一雙手,做出來的就是一件件絕美的藝術品。
塑藝人的臉上堆滿微笑,手指一起一落,黃泥和米團開始新的生命,普普通通的泥巴和米團隨著“彈奏”變出小鳥、菜果、家禽、走獸——取自農田的黃泥和大米需要藝人的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,全靠一捏一股一遞一包一壓,藝人看到世間萬物,就此躍然手上。
酒匠采摘自家的糧食、尋找自家的水源,只為了能釀出能醉倒一生的酒,濃烈醇香……
可能,只有在望謨才能完整地品嘗甜蜜的食物,線糖、絲糖、麻糖、酥糖、片糖——糖匠手中,糖的顏色在不斷變化,糖的形狀也在不斷變化,糖的滋味更在不斷變化,回味中蘊含著民族糖藝人的智慧,承載著望謨人的美好記憶。
還有豆腐坊、粉店、木雕、石刻、剪紙、蠟染……
望謨民族手工藝的多情多姿,她的細膩柔美,她的手工藝傳承,怕是今后再也見不到與這相似的天人合一美景!
圣境佳茗、紫鵑吐芳
在望謨縣郊納、樂旺的古驛道上,布依人因茶而交融在一起,演繹一段樹葉的故事至今。
作為原生態(tài)的高山天然茗品,望謨布依寨的古茶有著它的“天生麗質”和獨特魅力。茶山的自然奇觀、神秘的制茶工藝、古驛道以及茶與人的故事千百年來一直在布依寨上演。
布依族人一年四季不熄的火塘邊,總是少不了古茶的身影。他們把茶看成是生命的一部分來保護,他們視茶為祖先的恩賜,靈魂的盛宴,上天的賜予。
望謨的古茶山均位于1100多米之上,年平均溫度18度,云霧常年繚繞,日照少。形成高山茶吐蕊時間長、茶花艷紅、葉片紫紅的獨特生長規(guī)律,且山珍果樹多,茶香基因好。在這特殊的原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下成長八步古茶、鐵爐紫鵑、王母鐵紅等高山珍茶,茶質特別優(yōu),茶品遠勝過普通的山水茶。
品味郊納古茶,只見佳茗的韻色,同它的“鐵紅”“紫鵑”傳奇故事一樣韻致??床枞~入杯,沸水沖下,其茶葉舒展,形如圓眼馬眉,茶香濃久,聞之撲鼻;茶色紫紅,鮮明透亮;茶味甘醇,清滑入喉,醒心涼爽。
茶是古茶香,水是山溪甜。清泉泡香茗,這是祖祖輩輩生活在茶山的布依人的天堂生活。至于到如今,鐵爐一個小山村,竟有80歲以上高齡老人16位,八步村王吳氏更以114歲高齡,領銜黔西南長壽之星“桂冠”,還有寨里的6對雙胞胎等等奇觀,這其中是否與古茶有著某種關聯(lián),不得而知,但是在村中與長壽老人的采訪中,個個始終手不離茶碗、口不停茶汁確實事實。
望謨古茶,迎著山風,與翠山為伴;飲著山泉,與萬物共存!
圣境古茶,高山吐芳!陣陣茶香,知路何方。
黔香的故鄉(xiāng)!“王母香”這一貴州珍木香料系列出名于明清,但是直到最近幾年在山崩地裂散去,才為世人所重新發(fā)現。“王母香”結香于樟木、野橄欖、崖柏、楠木等珍木,由于樹干被真菌侵入寄生,發(fā)生變化,經多年沉積形成的香脂,由此不僅成為非常名貴的木料,亦是工藝品最上乘的原材料。用香木雕刻的手串、擺件、雕件,會隨著把玩時間而產生一些微妙的變化,香氣會時而淡雅,時而妖嬈,變化多端,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,可醒腦怡神,起到怡情和保健的功效。
“王母香”,散發(fā)的是純天然的宜人香料。是上天的恩賜,每一塊都來之不易。
而望謨的民族根雕傳承者,正在通過他們的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,把手串、根雕、擺件、筆架、煙嘴、香包、掛飾等一一展現在世人面前。望謨縣木雕根藝歷史悠久,主要利用望謨山林區(qū)盛產的各種闊葉樹、喬灌木,本地沉香木、花梨木等為根料,順應自然形態(tài),通過藝術構思和雕刻技藝的完美結合,創(chuàng)造出具有天然形質美和人工雕藝美的藝術作品,是一種奇巧結合、天人合一的造型藝術。
清風明借月,動觀流水靜觀石。花如解語還多事,石不能言最可人。”望謨觀賞石的魅力從古至今從未消退。在南北盤江、紅水河畔——貴州望謨,玩石之人數不勝數,觀石不僅豐富了望謨的文化,更是盤活了一方的資源與經濟。
觀賞石都是經過數萬年的沖刷而形成的。目前,望謨縣境內的奇石主要有王母玉石、盤江石和膽石。王母玉石,以色取勝,質硬,有黑、白、綠、紅、草花等原色。盤江石,主要以形取勝,質軟,在河流中經過很長時間的沖刷形成各種美輪美奐的佳作,一旦采集到不需要后期加工,與其自然美而讓人心怡。大觀膽石,分為含金屬礦物質、不含礦物質兩類、夾層膽石、顆粒膽石(又名石花生)。目前望謨縣初步形成玉石的保護、開發(fā)、銷售一條龍產業(yè)鏈,周邊許多玉石愛好者不斷前來以石會友,甚至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奇石愛好者都慕名而來。
山水餐桌、品味美食
湯是山泉水熬的!
肉禽是吃中草藥長大的!
菜是現從地里摘來的!
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望謨的好山好水,孕育出的是最優(yōu)質的山野菜、最鮮嫩的河鮮、最清香的水果、最香甜的米酒、最回味的禽肉,有幸嘗到,則是味蕾的福分!保證原汁原味的純天然風味是望謨美食的最大特點。
望謨,從來與神秘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牽扯。或許是因為望謨地方偏遠、叢林復雜,這就是一片充滿原生態(tài)氣息、富有野性美的廣袤土地。當望謨被授予“貴州省民族美食文化之鄉(xiāng)”時,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!而當這些朋友來到望謨,走在山水間,品嘗餐桌邊生長的食物時,才恍然大悟!
眾所周知,望謨的原始生態(tài)保存得很完好,很多動植物都保留著古老的基因,甚至很多當地人身上都保持這種古老而堅韌的基因,那就是生性。從望謨走出來的布依人都帶有這種明顯的特點,他們古樸踏實、沉著堅韌,永遠保持一種樂觀的向上的精神。
在最大程度上保持食材本質特色,是望謨原生態(tài)美食的“魂”!看著潺潺山溪流水,感受清涼的山風吹拂,一邊摸著狗狗,一邊看著鴨子與雞爭食,還可以慵懶地坐在江邊、溪邊垂釣,怎一番田園美景了得?到吃飯時間還可以享受最地道、土生土長的美味,這似乎是夢里的場景,只要動動身子從家里走出來,到“布依圣境”望謨去就行了。
望謨的綠色可能依賴了望謨大地血脈的巍巍大山,綠幽幽的座座群山的空氣,是清新的、濕潤的。而更魅力的,是生活在望謨的人們在樹風水韻的日夜陪伴下,一出門便可以聽見青山歌唱,綠水長鳴。這里的人能歌善舞,有著布依族原始的古歌和說唱藝術傳承。
望謨人就生活在充滿生機的綠色里,因此,這里的人幸福生活著,這里的花草樹木便蒸蒸日上,這里的民族文化亦多彩燦爛。